航天长峰编辑部时间:2024.09.05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职业发展委员会呼吸治疗师工作组制定的《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在《中华医学杂志》正式发表。8月29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的“iNO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主题班”顺利召开。
此次主题班由参与编写共识的核心专家,围绕共识中的患者选择、设备连接、剂量选择、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及撤离、临床应用病例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展开现场讨论答疑。线上20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培训,为iNO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规范性推荐意见,使更多临床医务人员进一步认识iNO疗法,切实提升操作者对iNO疗法规范化应用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保证该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吸入一氧化氮(iNO)作为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已被应用于多种心肺疾病的新生儿、儿童和成人,以达到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氧合的目的。与静脉输注血管扩张剂相比,iNO可在PH患者中产生选择性肺血管扩张作用,避免全身血管扩张和严重全身性低血压的发生。此外,iNO还具有改善低氧的生理学作用,在低氧患者中,缺氧区域的肺血管床会进行收缩,从而重新分配血流朝向通气较好、肺泡内氧分压较高的肺区。iNO还具有下调白细胞反应、增加细胞保护、抗感染、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神经传递、促进组织再生、增强支气管扩张等作用。
航天长峰ACM306作为国内首个可实现“闭环控制”功能的一氧化氮治疗仪,可通过实时动态调节一氧化氮气体输入流量,实现吸入治疗浓度精确稳定。同时,加压气瓶作为气体来源,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已被广泛证实。另外,其连接方式完全符合共识标准,将输入端放于吸气肢远离患者处,监测采样端放于吸气肢靠近患者处,采样端与输入端和呼吸机回路Y型端或呼气阀(若有)保持一定距离(>15 cm)。通过此连接方式,保障监测精准,不受干扰。
来源丨航天长峰医疗
文字 | 熊静琴
审核 | 张 章
❖ 欢 迎 分 享 点 赞 ❖